《反脆弱》:面對隨機黑天鵝世界的解方!

by MaxJames
反脆弱

我們所處的世界似乎總是無序隨機,波動難測。從金融海嘯到現在虛擬幣崩跌;從一二次世界大戰到現在俄烏戰爭,將來必然還有更多不可知等著我們。究竟面對這些黑天鵝的狙擊,我們該如何因應呢?《黑天鵝效應》的作者塔雷伯認為答案是「反脆弱」

以下讓我分4個部份聊聊《反脆弱》這本大書。第1部分先介紹什麼是反脆弱;第2部分會給出一些「脆弱」的例子;第3部分則告訴你要如何「反」脆弱;最後第4部分會舉兩個我的反脆弱應用實例。

【1. 反脆弱定義】

你覺得脆弱的相反是什麼呢?強壯、堅固?塔雷伯認為:都不是,答案是「反脆弱」

什麼反脆弱?讓我們看下面的包裹例子:

想像一個裝著脆弱東西(如玻璃杯)的包裹,為了怕運送過程中摔碎,你會貼上「請小心搬運」的標籤;但如果是個堅固的東西,你會在標籤上寫「請重摔」嗎?大概不會多此一舉,雖然它不怕,但摔也沒啥好處。

發現了嗎?如果脆弱指的是易受波動(重摔)傷害,那它的相反應該指要能從波動中受益才對。因此反脆弱的基本定義如下:

反脆弱指的是那些會從震撼中得到好處,當暴露在波動、隨機、混亂和充滿壓力因子的環境中時,反而會受益、成長並茁壯的事物。

一個反脆弱的包裹應該會鼓勵人隨便處理它(截自《反脆弱》)
一個反脆弱的包裹應該會鼓勵人隨便處理它(截自《反脆弱》)

一個具有反脆弱特質的事物,在遇到黑天鵝(隨機巨大波動)時,非但不會受傷還會從中得利。

根據上述概念,塔雷伯將事物分成3種類別:

  1. 脆弱
    害怕波動,受隨機傷害。
  2. 強固
    不怕波動,對隨機無感。
  3. 反脆弱
    喜歡波動,從隨機受益。

這樣講可能還是有點抽象。讓我舉些例子。先從什麼東西很「脆弱」開始吧!

【2. 什麼是脆弱的】

脆弱的東西害怕波動,容易被黑天鵝狙擊而受傷。以下舉四個常見的脆弱名詞。

〔一、理論〕

許多號稱有理論的東西其實很脆弱。我們常以為知識會沿以下邏輯式演進:

學術→應用科學與技術→實務

但塔雷伯發現除某些特例(如原子彈)適用這模型,很多狀況下,反過來,也就是從實務出發轉回學術的狀況,似乎更常見。

比如當初萊特兄弟是先精準定義飛行原理才設計出飛機的嗎?並不是,他們的飛機是經過大量的測試、失敗、再調整過後的產物。事實上即便是航空技術發達的現在,對於為什麼飛機的飛行原理答案依舊眾說紛紜

如塔雷伯說的,鳥不需要知道飛行原理也能飛。理論很多時候只是空中樓閣。

如果下次聽到哪位高手說他有什麼厲害的投資理論可以帶你飛,請務必小心,不要上了脆弱飛船。

理論相當脆弱;他們來了又走、來了又走、來了又走;現象則留著。

理論並不如我們以為的可靠(Dan Cristian Pădureț on Unsplash)
理論並不如我們以為的可靠(Dan Cristian Pădureț on Unsplash

〔二、預測〕

理論往往伴隨著另一個脆弱詞彙:預測。人們喜歡預測,愛用各種理論解釋現象、通曉未來。

然而塔雷伯認為理論是屬於「物理學」的特權。連已被證實不那麼正確牛頓重力理論。在你我能遇到的多數情境(如一顆棒球從手中落地的時間)皆可預測得很準。

但在其他領域,理論預測就不那麼靈驗了,比如經濟。人們總想用各種理論預測公司未來股價高低、國家幣值漲貶、原物料價格升降,但往往不從人願。像是查理.蒙格就批評號稱能幫客戶管理風險專業基金經理人,績效連大盤都不如

更糟的是大家喜歡根據預測做進一步干涉。書中大力批評葛林斯潘為了消除「榮枯循環」,而造成2007的經濟爆破。簡單說,理論與預測面對天鵝都呈現脆弱性,試圖干涉往往會讓情況更糟。

可以想想離你最近的經濟問題,有哪一次是各國政府可以準確預測並精準因應的,相信你會更感受到預測居然是是如此不堪一擊。

小心號稱能預測的事物(petr sidorov on Unsplash)
小心號稱能預測的事物(petr sidorov on Unsplash

〔三、效率〕

另一個看似美好實則脆弱的東西是效率。很多人喜歡將「優化」掛在嘴邊,殊不知這樣相當危險。效率就像條繃到最緊的弦,乍看流線犀利,但只要一點壓力就會崩斷。

大家應該都有趕車的經驗。為了要有「效率」,你精算沿途走路、通車、買票的種時間,然後在最後一刻出門。結果要嘛電梯突然故障、路上紅燈滿滿,或是票口不知怎麼的大排長龍……只要一點意外(波動)就能讓你前功盡棄。

另一個效率脆弱的例子是大一統中央集權系統,這種上而下的制度乍看有效率,但其實很怕波動,一出錯就難以修正。賈德.戴蒙在《槍砲、病菌與鋼鐵》曾提到當初明朝曾擁有領先全球的遠洋技術,但因海禁政策沒能繼續發展。中國因而錯失大航海機會,歐洲得以彎道超車。

同樣的,全球化也相當脆弱。地球村的分工生產理論乍看能提高效率,但一遇到黑天鵝,問題就會滾雪球般擴散。像這次疫情就讓全球供應鏈大亂,大家應該都深有感受。

太追求效率反而會讓我們失足(Carl Heyerdahl on Unsplash)
太追求效率反而會讓我們失足(Carl Heyerdahl on Unsplash

〔四、新〕

「新」相當脆弱。人麼總喜歡去追求最新的資訊、流行。許多人甚至會有FOMO(錯失恐懼症),害怕一錯過就無法跟上。但多數新事物禁不起時間考驗,像.com泡沫前那些打著網路名號招搖撞騙的公司就是很好的例子。

許多資訊也是如此。一則「新」聞往往會伴隨大量雜訊,難辨真假,盲目吸收反而會受害。甚至連相對嚴謹的學術研究都存在這樣的問題。比如說近年來盛行的各種飲食法,最後都被證明並不那麼有效。幾年前很夯的胰島素假說,近來也受到許多挑戰。

塔雷伯直言,許多東西存在林迪效應,指的是存在較久的東西,在將來會比新東西存活更久。像我們現在用的如叉子、原子筆,其實與過去相差無幾,且很有可能還會繼續被用下去。

新東西往往禁不起時間考驗(Andrey Metelev on Unsplash)
新東西往往禁不起時間考驗(Andrey Metelev on Unsplash

小結以上,要是有人說他有個「新」穎的「理論」,可以準確「預測」,非常有「效率」地幫你XX(賺錢、減肥…,請自行填入),那八成是騙人的脆弱玩意。

好的,談完脆弱,接著讓我們談談反脆弱的方法。

【3. 如何反脆弱】

該怎麼做才能「反」脆弱呢?可用下面五個方法:

〔一、試誤修補〕

第一個方式是多使用試誤法。很多事其實是用下面的迴圈形式呈現:

隨機修補→試探啟發法→實踐與學習→隨機修補→試探啟發法→實踐與學習……

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一書就有提出「原型設計」的概念,強調不要一開始就直接執行巨大的目標,而是先設計出一個小的試驗原型,透過小規模試誤,保留修改彈性,發現問題再調整。

也就是說,與其迷信精美的理論數式,較好的做法是不斷進行各種小嘗試,快速失敗、快速修正。失敗並不可怕,如尼采所言:「凡殺不死的會讓你更強大。」像舉啞鈴給身體壓力反而會長肌肉般,適度「受傷」甚至能幫你茁壯成長。

從面對挫敗的過度反應而釋出的過度精力就是創新!

凡事試試看再說吧(Brett Jordan on Unsplash)
凡事試試看再說吧(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〔二、擁抱隨機〕

想預知黑天鵝是不可能的(能就不叫黑天鵝)。與其妄想預測與控制,不如享受隨機所帶來的各種可能。上面提的試誤法就是一種玩樂於隨機性中的過程。

如果我能十分精準地預測自己將來的樣子像什麼樣,我會覺得和一隻腳進棺材沒兩樣。

除避免沒意義的預測,更要注意不要過度修補、干涉。比如情緒就是很好的例子。塔雷伯提到,斯多葛學派在面對情緒的時候是「調適」,而不是「消除」。每種情緒都有其必要(連憂鬱也是)。這與我之前在《情緒解鎖》讀到的觀念不謀而合。

簡單說,試著承認生命中就是充滿各種不可測的意外,不要總想著要避開它們,便是逃出脆弱循環的第一步。

無序著意味能拚出更多可能(Hans-Peter Gauster on Unsplash)
無序著意味能拚出更多可能(Hans-Peter Gauster on Unsplash

〔三、保有備餘〕

上面提過效率很脆弱。想要反脆弱,我們要沒效率一點,更精確地說我們要建立「備餘」。

正所謂有備無患。聰明如大自然總喜歡給自己過度的保險(如人類有兩個腎臟)。這種多餘與無效率乍看浪費,卻是讓你能渡過黑天鵝的關鍵。如我在連假時的存稿能讓我在突發的加班地獄周,還是能更新文章。

多元分散同樣是個好的備餘模式。賈德.戴蒙在《昨日世界》中提到在祕魯安地斯山地區的農夫,平均會在十七塊土地上耕種,彼此距離甚遠,往返耕種總浪費大把時間。這讓許多專家疑惑:為什麼不將田地集中,提高效率呢?

事實上,在分散耕種的狀況下,即便某些田地收成欠佳,還是可依靠其他地方活下去;反之如果單壓一處,即便豐收時可以吃到撐,只要某年收成欠佳,就有餓死之餘。祕魯農夫在乎的不是高效生產,而是在波動時能夠保命。這是他們老祖宗留下的智慧。

同樣的,民主政治相對大一統專制,乍看因為意見多元,在政策執行上缺乏效率。但這樣下而上的機制反而更有機,具備反脆弱性。書中提到像瑞士這樣以小單位自治市所組成的國家,反而更能應對波動,成了最穩定的政體。

做任何事情時,別忘了給自己留「保險」(Mediocre Studio on Unsplash)
做任何事情時,別忘了給自己留「保險」(Mediocre Studio on Unsplash

〔四、交給時間〕

既然新的東西很脆弱,那要反脆弱很簡單,就是「讓子彈飛一會兒」。如西元前六世紀詩人凱奧斯說的:

時間有摧毀一切的銳利牙齒。

面對新資訊或是新科技,不用擔心沒有投入、錯過流行。像〈科技巨頭解碼〉的Miula就曾多次提到加密貨幣和NFT雖然都是很好的應用,但現在大多數的項目在未來都會一文不值。比較好的做法應該是少量持有,慢慢觀察學習。交給時間掏洗,反而能看得更清楚。

塔雷伯在選書上便是用時間當篩選器。許多新書乍看驚天動地,實則經不起時間考驗。而許多存在千年的書(像聖經),人們卻還不斷拜讀。如他說的:

只上市一年的書籍,通常不值得一讀。

這點我也滿有感的。如果想買新書,我會多方探查心得評價,並親自翻過才會下手;但如果是有年歲的書,我通常就會直接買入。像最近在三餘看到逗點新出的《世界就是這樣結束的》文庫本,一查發現是1957年的作品遂直接帶回。讀完果然精彩,有機會再跟大家介紹。

不要急,讓時間走一會吧(insung yoon on Unsplash)
不要急,讓時間走一會吧(insung yoon on Unsplash

〔五、使用槓鈴〕

最後聊聊面對不確定性的良方:槓鈴策略

槓鈴策略指得是擁有兩個極端值,不要待在中間,像槓鈴兩端那般。一個簡單的方式便是持有高風險低風險的組合。

低風險部位對黑天鵝事件呈現強固的特質,不受益也不受害;高風險部位則是直面隨機,享受各種可能(好壞都是)。塔雷伯建議將高低風險比例設成1:9,這樣即便高風險部位全部損失也不痛不癢,但只要遇到正面黑天鵝,就能一飛沖天。

反脆弱因此有個更技術性的定義:

任何事物只要能從隨機事件(或者若干震撼)得到的上檔利益多於下檔損失,就是反脆弱;反之則為脆弱。

來個例子吧。比如你可以花大部分的時間從事穩定工作,閒暇時再作風險較高的嘗試。像書中就說閒差事配上寫作是很好的槓鈴。如卡夫卡曾受雇於保險公司、斯賓諾莎則以磨製鏡片為業。這樣看,我現在的半導體業與部落格寫作似乎不是太好的組合(笑)。

持有兩個極端,就像槓鈴般(Eduardo Cano Photo Co. on Unsplash)
持有兩個極端,就像槓鈴般(Eduardo Cano Photo Co. on Unsplash

【4. 我的應用】

最後我想在這個段落舉兩個自己的應用,讓你更有感覺。

〔一、時間管理〕

許多人想到時間管理,就想到排時間表。過去求學時代,我也喜歡規劃滿檔的讀書行程(如9~10點讀數學、10~11點讀物理……)。這樣乍看整齊高效,其實極為脆弱。比如只要突然被揪打球,表訂計畫就整個崩壞,再也追不上,搞得很有罪惡感。

而這方法在工作後更行不通。半導體業每天都像在抽獎,下班時間隨機無律,事前規劃往往無法執行。發覺不足的我開始讀了很多時間管理書籍,學了如GTD、待辦事項列法等各種方法論。

但即便這些理論看起來很讚,實際套用時卻總不那麼合身。經過好一段時間摸索測試,才逐漸找到順手的模式。現在我採用較為彈性的方式,每天先設定好幾項想完成的事,並簡單排序。如果早下班,能全部完成那很好;如果不幸加班,就挑能做的做,不強求。

而這就應用到反脆弱的概念。僵化的時間表或過於系統的方法論都不是時間管理的解方。釐清真正在乎的事,並保有彈性的執行才是有效的方法。

〔二、寫作〕

剛開始寫時我發現每篇文都要至少5小時才能生出來。覺得很沒效率的我開始尋找有沒有更有「優化」的方式,學了很多文章架構或是寫作SOP之類的東西。

但後來〈閱讀前哨站〉的瓦基告訴我,他慣用的是自由書寫法,多產的秘訣只是盡可能多利用時間寫罷了。我這才了解寫東西其實不存在公式化捷徑。很多時候沒動筆根本不知道這篇文會長成什麼樣子。如塔雷伯說的:

寫作只有在能給我們冒險的悸動感覺時,才有其價值。

我現在寫作是採用一種比較有機的過程,邊寫邊調整,混合自由書寫、段落拼貼、文序重整。即便最後看來有條理的文,寫作的當下其實都很混亂。放個這篇文的草稿段落給大家看看:

《反脆弱》心得草稿
《反脆弱》心得草稿

從上面的例子可發現,僵死、機械化、不善改動的東西往往脆弱;多變、有機、有自我修復力的型態則有較強的反脆弱性。大家也可以用這樣的原則來實踐反脆弱。

【總結】

來到總結時間。首先我們了解到所謂反脆弱指的是喜歡波動,能夠從壓力中受益的特性;要小心標榜理論、預測、效率、新的事物,因為它們往往很脆弱,易受黑天鵝傷害;要反脆弱可多用試誤法探索、擁抱隨機的各種可能、盡可能保有備餘、善用時間當篩選器、用槓鈴組合承擔風險。

【後記:推書發動機】

這是我今年重讀計畫的第二本書。多年後的二刷依然過癮。多了些時日的累積,很多東西讀來更有感受。

我很喜歡塔雷伯在結語中對中心論點的看法。他認為所謂中心論點,並不是摘要,而比較像發動機。像他的朋友夏伊對這本書的論點整理如下:

每一件事都會從波動中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。脆弱性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性而發生的損失。

這本書就是用這簡單概念,擴散、觸及到各個領域,成了本600頁的大書。有些人可能覺得塔雷伯的書寫風格過於閒散,系統性不足,但我想這正體現他不想理論化的反脆弱特質吧。

我覺得與其單純統整書的內容,不如把這本書的概念當成一種「脆弱試劑」,判斷你所遇到的狀況是否害怕波動,面對黑天鵝不堪一擊。

像我這次重讀,突然意識到近來流行的那種,號稱讓你X分鐘,就吸收一本書的精華說書,本質上就是為了效率而過度簡化的產物,相當脆弱。閱讀不應過分依賴他人的裁剪詮釋、餵養選書,而是要培養屬於自己的品味。如塔雷伯說的:

在選擇讀些什麼時候,跟著自己的方向走,是很重要的:在學校中,別人要我念的,我已經忘記;我自己決定去讀的,卻還記得。

〈我的閱讀旅程〉一文中曾說,我不希望我的心得只是內容摘要,而是能像分享風景照般,吸引讀的人親自到書中旅行探索。看完《反脆弱》,我更希望自己的文可以像個發動機般,引起大家摸索探詢未知的渴望。

祝每個人都能在閱讀的探索漫步中,找到屬於自己的反脆弱。

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和哀居↓↓

姆斯的閱讀空間 FB
姆斯的閱讀空間 IG

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訂閱電子報,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!


0 留言
0

You may also like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