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疫情釀的酒》:大疫之下,找到自我安放的可能

by MaxJames
疫情釀的酒

2019年至今的肺炎疫情,可說徹底改變的人與人,甚至人與自已的互動關係。這本《疫情釀的酒》是書粥老闆高耀威,邀了九位不同領域的工作者和十九位獨立書店老闆所共同書寫。去年台灣突升三級,寶島被不安情緒壟罩,這本書便是想藉這些書店主與創作人在生活中的反思,為社會帶來一些力量。

三級疫情壟罩下的台灣,
焦躁鬱悶的我們,在生存的夾縫中,
留下一些文字,
證明人類一默默的在變種。

這本書是獨立出版,僅在一些獨立書店出沒,慣常大通路都沒上架。會知道此書,是前陣子到新竹找朋友,順路造訪一直想去的MR Book Cafe 月讀。書咖時,老闆娘推薦給我的。題外話,老闆娘超溫暖熱情,對書的涉略更是獨到,大家有機會務必去探探。

這篇心得,想先從疫情下的生活與自我出發,聊聊我從書中得到的啟發,最後段落則私心想談談書店。

【疫情下的生活】

這場全球大疫完全改變人們的生活模式。去年的三級警戒,相信大家更有感。海量居家生活,配上對疫情的茫然,讓人不知該如何消化。面對這樣充滿未知狀況,我在書中看到許多有意思的回應。

在疫情中,在海一方的店主羅秀云開始實行日行一餐。因為只有一餐,反而更專注於吃進什麼,身體又是如何反應,下一餐又該如何調整。原來選擇少了,反而能更專注。

混亂與陌生中,我逐漸建立秩序,如同這幾年與島共生所建立的那樣,不急著向自己或周遭要答案,而是在一次次接觸中練習與釐清,被動式的引領。

小島停琉的陳梵瑜則說,停業就像是活在一個慢半拍也時差的地區,突然覺得生活多了很多「餘裕」。

當生活充滿減法,減去營業時間、減去外出、減少外食及減少社交,心情卻變得更加自由感受到擁有許多重要且自己有能力把握的事。

說來,一個人需要的其實往往比想像中少。更重要的或許是我們怎麼品味身邊的一切吧。

你的生命品質總是由你如何體驗生命來決定,而不是生命提供了你什麼來決定。 -《一個瑜珈士的內在喜悅工程》/薩古魯

在這個注意力稀缺時代,我們被動地接受海量資訊,無目的滑過塗鴉牆,掃過一則則限動。如李惠真說的,我們長期處在忙碌、焦慮,過多的刺激與重複循環中。我們被動和被迫瀏覽各種資訊,卻沒有「活起來」的感覺。

而疫情反而強迫人們停下來,認真地體察身邊的事物。

給自己一個暫停的時刻,去觀察當下此刻立足的地方,傾聽萬物,意識到自己的生命正在綻放還是朝向枯萎,我們的關心和注意力,應該如何使用,才能活出一種生氣盎然的姿態。

登山家張元植便是如此。原本號稱「年復一年往外跑,將存款兌換成各種攀登經驗」的他只能封關。但轉向攀岩與越野的他,反而探掘許多在生活圈不遠處,就能尋得得荒遠角落。又或轉個彎,意外窺見樹影間結廬泡茶的阿伯們。原來身邊就存在許多平時不察的美好。

人哪,當無法極目遠眺時,反而會將視線收回身邊,覺察周遭細小的美好。

或許如張元植說的,可以將疫情當成定錨的時刻。儘管沒能在世界版圖開出新的枝枒,卻也在根植的土壤中得到滋養。

就算在疫情中還是能找到生活的樂趣(截自《疫情釀的酒》)
就算在疫情中還是能找到生活的樂趣(截自《疫情釀的酒》)

【疫情下的自我】

病毒的傷害,不只是肉體上的,還有心裡的,生活的,那個傷害不見得是字義上的傷害,而是赤裸裸地彰顯。

疫情影響的除了表面上的生活型態,更多的恐怕是人的內心。許多人被迫長期繭居,心都被悶出病來。

世紀性的病毒,或許不是打兩劑疫苗,追蹤隔離戴著口罩就能安心一勞永逸,而是當常日脫軌後,內心的焦慮和無依該如安置的問題。

我在【2021 Matters 年度問卷】曾提到疫情或許是個好機會,可以更認真的面對自己。在書中,我看到人們向內窺探的各種方式。

植隱冊室的黃士恩玩味的說,這波疫情,讓很多「外向」人反而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。要慣常於社交的他們宅在家面對自我相當痛苦。反而原本就習於獨處的人,不管是讀本書,或是在動漫畫中遨遊,皆能自得。

渺渺書店的林彥汝提到,在書店休息時,反而找到該有的步調與模式。從原本的「這週行程」、「該月目標」,轉而將專注力回歸到自身。從為經營書店奔忙的日常,轉而能留心於調整、尋找讓自己自在的生活模式。喜歡她說的:

相信社會是齒輪之外有齒輪,如此運轉的,我們自己轉動著,卻也彼此關係著,而先得自己轉動著。這段時間,對我而言需要的是好好看見自己。

如高耀威在後記說的:

懂得留白是疫情帶之下帶給我的啟發,對於習慣填滿生活的我,是一份生命的禮物。

把自己過好,說來簡單其實大不容易。疫情或許就提供這樣的空餘,讓人有機會與自己相處、對話吧。

看人家貓貓過得多好(截自《疫情釀的酒》)
看人家貓貓過得多好(截自《疫情釀的酒》)

【疫情下的書店】

最後,身為書店愛好者想私心談談來聊聊書店。

在這個連生命都飄茫的時代,真的還需要書店這樣的「非必需品」嗎?書中的店主們給出了各種答案。

春陽漁港小書房的吳小枚便說:

我定義、期許春陽號是一個窗口、一處平台,可以透過它使人與地產生連結、讓人與我進行溝通。

一本書店的Miru也說:

書在生活中為我開路理路。生活是實踐,需要的是磨練,而後拋光眼界、看待世界。

因此在疫情中,她更看重的是如何在這社會困頓的沉悶時期中,讓讀者振作起來,在生活中謹慎而發光的感受到力量。

蟬語越讀的莊逸軒則對書店別有意圖,想讓書店成為當代「社廟」。

思考許久了。發現想要讓思想安放、要讓事件發生,首先需要一個實體空間,而什麼樣的實體空間最好,認為是書店。

於是他決定走出「店」的侷限,參與街市,探訪民俗。想在土地的基礎上復活思維的價值,反映新時代的碎片。從他們臉書不時能看到各式有趣活動,大家有機會來高雄不妨來逛逛。

最近的上元春鬧活動(引用自蟬語越讀)
最近的上元春鬧活動(引用自蟬語越讀)

跨個國來到香港,我看到人們對書店的另一種期待。

香港的見山書店的莘堯說,在香港,不單要抗疫還得「抗爭」。相較台灣,處境可說更加艱難。然也就因為如此,書在香港似乎反而更加不可或缺。

書在香港,變成了一個話題,一項時事,一種力量。

如他說的,讀者會告訴他們要進什麼書。那些放在檯面的書,是前來閱讀的人賦予它們生命,令書店充滿自己的色彩與生命力。我想,書與人的互動連結,正是書店迷人的地方。

書中,我看到每個書店都在找尋自己存在的意義,我想,人亦如是。在追尋中找到自我,或許正是疫情能教會我們的事。

延伸閱讀:姆斯精選:15家獨立書店不藏私推薦!(持續更新中)

【後記:大疫之下】

原以為這是本可以秒殺的閑散小品,沒想到反而花了不少時間閱讀。不時得停下來沉思,與自我呢喃對話。

其實去年三級時,我正身處驗機地獄,每天與公司的垃圾新機台搏鬥。每天早上跨國會議完,就直奔無塵室討伐問題,一日戰完再披著夜色回家趕報告、整理資料。餘下時間還要趕那週的心得文。大疫之下,我的生活一切如常,甚至過常。

當然我是幸運的,疫情下還能猛賺加班費。但反過來說,我似乎就少了這樣觀看自我,找尋安放的機會。閱讀此書,讓我汲取許多寶貴生活體悟。正好也趁著過年空檔,重新審視了些許自我。

最後,希望大疫快快過去,人們都能找到自我安放的位置,好好的活著

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和哀居↓↓

姆斯的閱讀空間 FB 
姆斯的閱讀空間 IG

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訂閱電子報,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!


0 留言
0

You may also like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