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心目中的「富有」是什麼模樣呢?是擁有數不盡的金錢?,還是享有響亮的名聲?然而,追求這些,真的會讓你得到富有嗎?這本《心富》將讓你重新思考富有的定義!
作者瑪泥莎.塔克爾擁有哈佛商學院 MBA 學位,並在金融業馳騁超過三十年,學經歷堪稱顯赫。然而,光鮮的外表下其實是千瘡百孔。為工作燃燒奉獻的她,不僅失去了婚姻,還曾因疾病面臨瀕死危機。經歷這些慘況後,她放下了工作狂的執念,創造出「心富」的概念,為自己的人生重新定錨。
以下會分四個部分來聊聊這本書。首先,討論當前社會中流行的「永遠不夠」邪教;接著,剖析「偽金融文化」這個助長不夠心態的元凶;然後,介紹本書的核心概念──心富;最後,分享兩個幫助你實現心富的小撇步。
Table of Contents
【永遠不夠的邪教】
塔克爾提到,現代社會中有許多人都深陷一種被她稱為「永遠不夠」的邪教裡。整個社會不斷鼓勵著我們要做得更多、賺得更多、實現更多,才能成為所謂「成功」的人。市面上充斥著各種成功學分享,以及各種教你「用更少時間完成更多事情」的生產力指南。這些聲音不斷地在我們耳邊提醒:你還不夠,要做得更多!
在這如此社會氛圍的推波下,許多人因此成了「工作狂」,陷入無止盡的奮鬥漩渦。無論完成了多少事,還是始終感到「不夠」。很多人甚至把忙碌視為一種「勳章」,認為這表示自己被需要,很成功(或正在邁向成功)。
然而,這樣的無盡投入卻使許多人身心俱疲,甚至燃燒殆盡。有越來越多人飽受失眠所苦,各種身心疾病也越來越普遍。塔克爾認為,「永遠不夠」的邪教與佛教中的「餓鬼道」頗為相似:人們就像永不滿足的餓鬼,試圖用工作、金錢、讚美等各種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乏。但追求這些,真的能讓我們實現理想的生活嗎?書中引用了一名工作狂的自白讓我相當有感:
我們社會的運作方式,和我們經濟的建構方式,就是要我們衝、衝、衝,沒有人真的有時間停下來想想我們有多適合更長遠的未來,以及我們真的想要的是什麼?
書中略帶諷刺地說,「組織」才是工作狂的最大受益者。遺憾的是,這種「奮鬥文化」已深植許多人心中。塔克爾嚴肅地指出,工作狂是社會普遍接受的「癮」。許多人明明深陷其中,卻渾然不覺。雖然大家嘴巴上說要把家庭和個人生活擺在前面,但能做到的卻少之又少。
書中提到,你可以用以下的七個情境,判斷你是否有工作成癮的狀況:
- 你會想著怎麼騰出更多時間來工作
- 你花在工作上的時間比預計的多
- 你工作是為了消除罪惡、焦慮、無助或抑鬱感
- 曾有人告訴你應該減少工作量
- 如果你因故無法工作會覺得壓力沉重
- 你會為了工作降低嗜好或運動的順位
- 你的工作已經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
如果七題中有四項以上的答案是「經常如此」,那麼你很可能就是一位身陷「永遠不夠」邪教的工作狂。
【偽金融文化 】
為什麼我們會如此癡迷於「永遠不夠」的邪教呢?塔克爾提出了「偽金融文化」的概念,認為這正是促使許多人永不滿足的背後推手。偽金融文化指的是我們會傾向為昂貴的物品和體驗賦予過高的價值——不論是名牌包、精品手錶或豪華旅程。為了擁有這些東西,我們相信自己必須做得更多,以填補內心的「不夠」。
塔克爾指出,偽金融文化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兩個方面: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和謬誤的財務比較:
〔一、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〕
有缺陷的自我價值定位泛指任何帶給我們錯誤價值觀的外界事物,例如財務、成就、數字、頭銜或證書。這種觀念讓我們相信,只有擁有這些條件,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、成功與滿足。
簡言之,許多人會將自己的人生化為一條簡單的公式:自我價值=淨值。大家將自我淨值當成一張計分表,藉此評估自身的價值。即便心底可能明白,個人的價值並不等同於賺了多少錢或擁有了多少物質,但很多人仍無意識地相信,只要努力工作、賺越多錢、建立更高聲譽,我們在社會上價值就越高。
當然,這不是說金錢或工作這些東西不重要。但若只用這些來作為衡量自己的標準,便會產生毒性效應,進而侵蝕自己的身心。因為光靠這些「外在」的事物,並不足以創造出充實且有意義的人生。
〔二、謬誤的財務比較〕
除了自我價值的錯誤定位,與他人的「比較」也是偽金融文化的重要推力。為了追趕那些看似「比我們更好」的人,許多人陷入消費漩渦,不斷透支自己,只為縮短與「別人」之間的差距。
這種現象在社群媒體興起後更為顯著。大家總會把最光鮮的一面PO在社群上。只要一拿起手機,你就能看到有人賺更多的錢、贏得更多的榮譽、度更好的假。許多人因此陷入了「為比較而滑」的陷阱中,越看越憂鬱。
此外,有些看似正向的比較其實更有毒。例如,書中提到,以前的人並不會講「投資自己」。但如今,這種說法變得越來越普遍。整個社會鼓勵我們要掏出錢提升自己,讓自己變得「更好」,以追趕甚至超越他人。許多人因此FOMO(錯失恐懼症)得買了一堆書或線上課程,卻依然無法填補內心的空虛與不安。
【心富】
既然「永遠不夠」邪教是如此地盛行,我們該如何擺脫這樣的困境呢?塔克爾認為,關鍵在於要放棄「自我價值=淨值」這條等式。她提出了一道新的「心富」等式:
財務健康+情感財富=心富
〔財務健康〕
塔克爾對財務健康下了一個簡明的定義:收支平衡。簡單來說,你應該擁有足夠的金錢來滿足日常生活的開銷,能準時繳清每月應還的債務,並且有餘錢應付突發狀況。金錢很重要,但它應該是要用讓自己感到「足夠」,而不是用來追求無止盡的渴望。
需要注意的是,我們固然不該因為偽金融文化的薰陶而陷入消費漩渦,但也不必過度節省,把人生活成無法享受的模樣。書中特別提到,近年流行的 FIRE(財務獨立、提早退休)運動便可能陷入這樣的極端。許多 FIRE 教學甚至會建議你把年收的 50% 至 70% 存下來,以快速累積到退休數字((簡單算法為:年開銷 × 25)。然而,塔克爾指出,要是你一毛錢也沒花在好好過日子上,即使 40 歲就成為百萬富翁,又有何意義?
因此,財務健康的核心其實是「健康」這兩個字。我們應該善用金錢,為自己創造一個「足夠」且「舒適」的生活。過與不及都稱不上健康。
〔情感財富〕
情感財富指的是活出充實、有意義的人生。這點大家都知道,但應該怎麼做呢?塔克爾認為,可以透過以下三個要素來增進情感財富:連結、創造力與真誠。
- 連結
人類是需要連結的動物。孤獨不僅對心理有害,對生理健康也會造成影響。所以若想提升情感財富,不妨問自己:我需要與哪些人或事物建立「連結」? - 創造力
研究顯示,投入創意活動不僅能增強免疫力、延緩失智,還能激活大腦的獎勵中心,使心情變好。因此,創造力是情感財富的重要來源之一。 - 真誠
真誠指的是找到真正的「自我」,而非讓工作或金錢等事物來來定義你。可以試著問自己:我在這個世界上是什麼樣的人?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?
【解放足夠】
上述討論主要聚焦於心法層面。最後這個段落,我想再分享兩個具體的方法,幫助你找到屬於自己的「心富」:
〔創造以快樂為主的消費〕
「以快樂為主的消費」的核心在於,盡可能從每一筆花費中榨取最大的快樂,使你的財務價值與情感價值達到一致。也就是說,除了物質事物外,你也應該將金錢投資在發展連結、創意、真誠或其他你在乎的領域上。不僅是消費,我們想做任何事時,都可以問問自己:這對我合理嗎?這決定會讓我更快樂、更健康嗎?突然想到「影后」中茵茵被前夫問的那句:「現在的妳快樂嗎?」這絕對是每個人一有機會就該問問自己的問題。
〔改變工作為主的行程表〕
除了工作,我們也應該將自我照顧、娛樂以及與他人的連結加入行程表中。這些活動的重要性絕不亞於工作,但往往容易被忽視。請記得,工作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讓我們過上更好的生活,而非讓我們被工作綁架或定義。
【後記:「足夠」的生活樣態?】
讀完此書,我不禁反思:我心目中「夠好的生活」會是什麼模樣呢?
我喜歡看書,也很享受現在這樣分享閱讀的狀態。偶爾追部好劇或看場厲害的電影,也會讓我很滿足。我也愛運動,要是能每週能固定打打籃球、做做重訓,那就再好不過了。空閒時,我還喜歡去找好吃的東西,不一定是高檔食物,也可能是有特色的小食。坐在甜點店或咖啡廳享受下午茶,或晚上到BAR 喝點小酒,也是很棒的享受。能擁有這些,其實我就很滿足了。
盤點了一下,其實這些事情所需的金錢並沒有想像中多。雖然我完全不是個工作狂,但似乎還是多多少少受到「永遠不夠」邪教的荼毒吧?
此外,這本書也讓我對經營自媒體有了些反思。雖然分享閱讀很開心,但過程中難免會被許多「成功」的框架束縛, 陷入對各種對數字的追逐中。然而,透過這本書我發現,經營自媒體讓我得到最多的其實是情感上的財富:寫心得的創作感,與書友的交流的連結感,又或者是有人私訊說被我推坑哪本書的滿足感。這些才是我從分享閱讀中得到最寶貴的東西。
仔細想想,這些道理其實我早就明白,也多次在文章中提醒過自己。但或許真的就像書中說的:
宣布願景,然後不照那個去做,是謂人性。
既然容易忘記,那就再多提醒自己一次吧!最後想用書中這段我很喜歡的話做結:
你沒有什麼需要證明。你不必向任何人炫耀你的獎金數字、你的四位數包包,或其他的自我價值定位。你可以只做你自己。
希望大家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「心富」啦!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- 《致富心態》:讓你穩步變有錢的 5 個觀念!
- 《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得理財方法》:理財小白必懂的3大要點!
- 《綠角的基金8堂課》:教你韋禮安也在用的被動投資法!
- 《漫步華爾街》:最好看的理財經典?!(上篇)
- 《漫步華爾街》:最好看的理財經典?!(下篇)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、哀居和Podcast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