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邂逅改變人生的一本書》的作者三沙慶明是蔦屋書店的元老員工。書中他以 7 大主題(閱讀、生活、工作、金錢、飲食、幸福和死亡)為出發點,用一本本書為媒介與和讀者一同思考、探索。是本讀來輕鬆,卻又啟發無限的好書。以下挑閱讀、工作與死亡這三個主題來分享些我的心得。
Table of Contents
【閱讀的邂逅】
人生總會遭遇許多困難,而書本在這些時候往往能給你方向。三沙慶明說,在順遂時書籍往往不會出現在我們的視野;反而是在面臨挫折與失敗時,我們才會與書邂逅。很喜歡書中說的:
在這樣的困境中,只要我走進書店,總會有一本書溫柔地向我伸出援手,為我指引前方的道路。
對我來說,書本也是這樣的存在。在工作兩三年的那個時候,雖逐漸上手,卻也略感倦怠,對未來有些茫然,不確定這樣賣肝是不是我要的人生。面對這狀況,喜歡看書的我很自然地開始從書中找答案,看了許多自我探索的書籍(如我很愛的《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》)。最後,我開始寫部落格分享閱讀,並逐步將版圖擴展到社群與 podcast。
除了給出答案和指引,閱讀更迷人的地方是它能開拓我們的視野。很愛三沙慶明說的:
書店的書櫃是一封獨一無二的邀請函。只為了你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前來的那一刻準備。
這也是我那麼愛逛書店的原因。三沙慶明形容書架是「觸摸的到的無限」。比起有目的性地找能「精進」自己的書,我更愛在書海中探詢未知的世界。卡夫卡是如此形容書的:
所謂書,必須是砍向我們內心冰封大海的斧頭。
許多的書都會挑戰讀者原本的認知,對心靈產生無比衝擊。像《世界觀》一書就挑戰了我對「真實」的認知;讀《白夜行》時則打破了我對推理小說的想像。
另外,我也很喜歡三沙慶明提到的「書讀人」的概念。他認為,書會因為讀者不同,而產生各種互動反應。在《別想擺脫書》中,安伯托.艾可提到:
歲月流動中,我們的解讀會緊緊纏住每一本書。我們不會照莎士比亞所寫的內容來閱讀莎士比亞。因此,我們所閱讀的莎士比亞,遠遠比問世當時被閱讀的莎士比亞來的更多采多姿。
換句話說,書會隨著閱讀而被改變。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認為書必須要親自品味,不該太依賴那些精華說書。因為每個人與書的化學反應都是獨一無二的。很喜歡書中引用《監獄讀書俱樂部》中一位受刑人的話:
每讀一本書,就會覺得自己的內心有某扇窗被打開來。因為每個故事都描述出各自的嚴酷狀況,閱讀這些故事可以讓我看清自己的人生,甚至細微處也一清二楚。讀過的每一本書都像這樣塑造出現在的我,也教會我如何看待人生。
【工作的反思】
書中對「工作」這主題探討我覺很值得一聊。不知道大家覺得人為什麼需要工作呢?簡單的說法大概是對社會產生貢獻,並賺取相對應薪酬,讓自己可以過想要的生活。但真的是這樣嗎?
人類學家大衛.格雷伯在《40%的工作沒意義,為什麼還搶著做?論狗屁工作的出現與勞動價值的再思》一書中就指出,很多工作其實是在資本主義下被「創造」出來的,沒有太多的價值。這邊順便推個超級歪的說書:
更糟的是,很多為社會帶來高價值的工作薪酬反而很低。英國智庫在 2009 年發表了一份名叫《有點富裕:計算不同職業對社會的真正價值》的調查。結果顯示幼教老師每賺取一英鎊就會為社會帶來超過七英鎊的價值。而銀行投資家每產生一英鎊的利益卻會破壞七英鎊的社會價值。然而銀行投資家的薪酬與幼教老師完全不在同個數量級上。
你可能會想「好吧,工作未必能為社會帶來價值。但至少可以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吧?」但我們努力賺錢、拼命消費,真的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嗎?書中提到的消費主義現象我覺得很值得省思。
在資本主義的推動下,人類的生產力獲得前所未有的提升。產品多了自然就需要有人購買。於是乎,現在社會鼓吹消費。結果導致我們買了一堆不這麼需要的東西。而這樣的消費文化還創造許多垃圾,對環境造成極大的負擔,像經典的「太平洋垃圾帶」。
經濟學家凱因斯在 1930 年曾預言在一百年後,由於生產力的提升,人們將擺脫經濟枷鎖,每周只要工作十五小時。但在 2023 年的現在,如此願景非但沒實現,還陷入價值斷鏈和過度消費的泥沼。這些問題似乎很難有解方,但三沙慶明依然在書中帶出些有趣的思考方向。
比方說《共享》一書所提到的「共享經濟」概念。作者切爾.伯茨曼說,美國約有一半的家庭持有電鑽,但其實多數人一生中會用到電鑽的時間只有短短六到十三分鐘。換言之,消費電鑽這樣的行為對多數人來說是多餘的。他主張,應該透過資源的重分配與流動來解決這樣過度持有的問題。
另外在《We的市民革命》中則提出透過消費改變世界結構的想法。作者佐久間裕美子指出,現在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支持負起社會責任的企業或品牌,並抵制那些透過消耗環境獲利的公司,讓企業的獲利與價值不要脫鉤。
經濟學家齊藤幸平在《大洪水之前》中則談到了去成長共產主義的概念,希望擺脫現當前的經濟成長至上思維,建立一個重視使用價值的社會。
平心說,工作的價值是什麼?我們想活在一個怎樣的社會?過怎樣的人生?這些問題我都沒有太好的答案。但我總相信人是無法一個人獨好的。這些問題需要全體社會來共同思辯,才能找到解方。希望上面的討論能給大家些思考的契機。
【死亡的哲思】
上頭說的比較偏人「生」的部分,讓我們接著來聊聊「死」。因為今年媽媽離開的關係,我對書中談論死這個主題的章節特別有興趣。讀完也得到許多有趣的觀點。
比如中島羅門在《我不懂》提到「死亡是思考產生的錯覺」的概念就讓我腦洞大開。他認為:
「活著」的相反並非「死」,而應該是「沒活著」。倘若「生」代表著「在那裡」,「沒活著」所代表的意思應裡是「無」。如果不是「活著」,那就是「沒活著」,只有這兩種狀況而已。所謂「死」的狀態,不過是只能憑靠想像力來預想的虛構概念。
換句話說,死這種說法其實是被想像出來的。因著這樣的想像才有了許多死後世界的猜想。
但這些想像似乎也不壞。想到《葬送的芙莉蓮》裡艾冉也曾說人死後就會回歸虛無。但海塔卻說:「即便天國不是真實存在,我也認為它是應該存在的,努力掙扎生存的人們的終點不該是虛無。」
另外,我也非常喜歡《生命的涅槃:動物的死亡之道》中,用死的角度重新凝視世界的說法。作者貝恩德.海因里希提到,在大自然中,死亡其實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。而他之所以會認知到這件事,是收到一封在死亡邊緣朋友的來信,信中說:
只要是優秀的生態學家,都會認為死亡代表著轉換成其他種類的生命,而我也這麼認為。死亡更是一場瘋狂的慶祝重生派對,而這場派對的主辦人會是實質的我們。在大自然裡,動物會橫躺在死亡的地點,就這樣讓自己置身於食腐動物的循環之中。結果會怎樣呢?就是高度濃縮的食物養分,會被蒼蠅或甲蟲等大群生物帶走,灑落到整片地面上。
換言之,死亡它其實並不是終點,而是一個新的出發點。生命將會傳承到另一個生命。多麼美麗的循環啊!
【後記】
這是本內容相當寬闊的書。它並不是那種很清楚告訴你解答的工具書。而比較像那種拋出問題,帶著你思索、反芻的隨筆。讀完你未必會得到明確的「收穫」,但視野卻會因此被打開。
覺得很厲害的地方是,書中大多時候並沒有提到閱讀這件事,但是閱讀卻無處不在。三沙慶明利用他對這些主題的思索,自然而然地帶到許多書。在看的過程中總不時有「這書好像不錯」、「這本也想找來看」等感受。然後他結尾也貼心地提供了書單,可說是推書的最高境界(笑)。
作為小小推書人,這境界真的滿讓人嚮往的!當然書名說的「改變人生的書」好像還是過於夢幻。對我來說,只要能讓大家能因為我的介紹而邂逅一本好書就心滿意足了吧!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、哀居和Podcast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