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崩壞》:人類社會何以走向敗亡?環保是關鍵!

by MaxJames
大崩壞

過去人們曾建立許多鼎盛壯闊的文明,如馬雅、復活節島的波里尼西亞文化。但它們卻在巔峰後快速殞落,讓人費解。《大崩壞》對這問題給出一個警示的答案:人類破壞環境,最終自食惡果,失去生存利基。

此書是賈德.戴蒙「人類大歷史三部曲」的第二部。先前曾介紹過首部曲:《槍砲、病菌與鋼鐵》。而在此書中,他再一次用其深厚知識底蘊,橫跨全球、縱貫古今,佐以大量案例和科學、社會學研究,為讀者帶來一場驚滔駭浪的大歷史之旅。

賈德.戴蒙用此書告訴大家,環保並不是理想主義的打高空,而是實實在在與我們切身相關的要事。如果我們無視環境破壞,逕自發展,最終,還是會被反噬。

雖然我很愛新幾內亞的鳥類,但我更愛我的兒子、我的妻子、我的朋友、新幾內亞人等等。我很關心環境破壞的問題,因為我知道這個問題對人類社會造成的衝擊更甚。
-賈德.戴蒙

這篇心得會從文明崩壞的主要5原因講起,解釋為什麼環境問題如此重要;接著我會細談復活節與格陵蘭社會何以走向滅亡;然後探討為什麼人類會對明顯的環境問題視而不見;最後則會從兩方面提出可能解方。

【文明崩壞的5主因】

首先,我們來聊聊導致人類社會走向崩壞的5個要因。

〔1. 生態環境破壞〕

首先是環境破壞,也是本書主題。賈德.戴蒙指出過去許多文明的崩壞,其實都是走著類似足跡:

  1. 人口膨脹 
    隨著文明進展,人口與日俱增。
  2. 環境破壞
    人口壓力使居民改行精耕農業與過度放牧,為了餵飽眾人付出環境破壞的代價。
  3. 資源耗盡 
    持續開墾造成地利耗盡,採獵資源也逐漸減少,食物短缺問題開始浮現。
  4. 戰爭衝突 
    為了爭奪有限資源,人們衝突不斷,甚至奮起推翻菁英階級政府。
  5. 滅亡 
    爭耗不休下,曾經巔峰的文明只能走向亡途。

而這一切宛若同一主題的不斷變奏般,在人類浩浩歷史上不斷上演。

〔2. 氣候變化〕

另一個原因是氣候改變。除了現今大家熟悉的全球暖化,大自然氣候本身其實就會隨時間變化,更熱、更冷、更乾燥、更潮濕都是可能方向。

氣候變化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禍。如果剛好往壞的方向走,一個文明自然就岌岌可危。比如1400~1800年的小冰河期,或是近年來乾燥的美西

當然自然氣候變化不是人類可掌控的。但如果一個社會剝削環境,則會令生存條件變得脆弱。此時如果正好撞上氣候變化的黑天鵝,就更可能被擊墜。

〔3. 強鄰威脅〕

這點相信大家不難理解。如果身旁有個充滿敵意惡鄰居,一個文明自然的存續當然會受到威脅。

但賈德.戴蒙也指出,如果一個文明夠強韌,或許還有對抗可能;反之,如果肆意環境破壞,讓其體質衰弱,就會給敵人可趁之機。

〔4. 友邦支持轉弱〕

有敵人自然也會有朋友。古今的各個社會,多半會跟身邊的文明貿易等往來。如果身邊的夥伴出問題,無法繼續供應重要物資,前景自然堪慮。

書中就舉芒阿雷瓦、皮特肯、亨德森這三個曾經密切交易的鄰近島嶼為例。芒阿雷瓦因生態浩劫日漸衰頹,造成原本仰賴其物資的皮特肯、亨德森即便努力尋求生機,依然無力回天,成為荒島。

賈德.戴蒙尖銳地點出,當今世界因全球化而經濟相依,其實就宛若這些小島的翻版,甚至更嚴重。相信肺炎以來大家很能理解這樣相依的脆弱性。

〔5. 面對問題的應變能力〕

最後一項,是文明遇到問題時的應變力。雖說許多問題是不可抗的因素(如氣候突然改變),但如果及時因應往往可以有轉機,反之如果不願改變,那滅亡就很難避免。這點在後面格陵蘭與日本的例子中會更詳細地解釋。

從上述可發現,一個文明會毀滅,原因雖錯縱複雜,但環境往往都扮演不可或缺的因素。書中整理出12種環境破壞模式,前8項是過去人類社會常見的環境破壞,而今日社會則多了後面4項:

過去社會

  1. 山林濫伐
  2. 土壤問題
  3. 水管理問題
  4. 過度放牧
  5. 過度捕撈
  6. 新物種引進
  7. 人口膨脹
  8. 人均生態衝擊

現在社會新增

  1. 人為氣候變化
  2. 有毒物質沉積
  3. 能源短缺
  4. 光合作用極限

談完文明崩壞的5要因,接著我想用書中2個社會的慘痛案例,讓你更具體感受為什麼環境破壞會讓文明走向崩毀。

【2個慘例】

〔1. 復活節〕

想到復活節島,一般人第一印象應該是那些蔚為奇觀的神祕巨石像。

復活節島的石雕巨人(截自《大崩壞》)
復活節島的石雕巨人(截自《大崩壞》)

要有能力雕鑿、搬運並豎立這些巨石人,必須是複雜、人口眾多且環境富庶的社會才能做到。但探險家發現復活節島時根本是個不毛之地,缺乏野生動物,人口稀疏,根本沒能力建築這些巨石像。顯然復活節島過去並非如此模樣。

光禿禿的復活節島(截自《大崩壞》)
光禿禿的復活節島(截自《大崩壞》)

事實上,復活節島過去曾是巨木參天、綠意盎然。考古學家發現,復活節島在人類抵達後(約公元900年),森林濫伐問題便日漸嚴重。到1722年,島上的森林已幾乎砍伐殆盡。

缺乏樹木的後果是致命的。不但野生動物因失去棲所而銳減,土壤也變得更容易受雨水侵蝕,作物產量因而大受打擊。此外,缺乏木材的島民,便失去製作獨木舟出海的機會,過去可享用的海上食物只能淪為空想。

從上述狀況,考古學家推演出復活節島衰亡的歷程。隨著大量墾荒,人口蒸蒸日上。雖然文明蓬勃發展,甚至有能力建築巨石像,但因環境過度破壞,資源耗盡,隨之而來的便是飢荒。接著人們因爭奪資源而戰爭不斷,甚至發生人吃人的慘況,最終走向滅亡。

復節島的慘例,讓我們看到一個社會如果過度利用資源,會有什麼後果。因為島民與附近社會幾乎沒有連結,目前也未發現氣候改變的證據,因此幾可斷定,復活節島的崩壞,元兇就是環境破壞。

〔2. 格陵蘭〕

格陵蘭99%的土地都是不能居住的白色雪地或黑色山頭。其英文名Greenland,看來實在有點怪異。是的,這裡也不是一開始就長這樣。維京人在10世紀曾在這開疆闢土,建立成熟的人類文明。然而,他們卻在400年後滅絕。

原因可能會讓你覺得有點熟悉。維京人來到格陵蘭後開始大砍樹木、切割草皮並過度放牧,造成土壤侵蝕。和復活節島一樣,雖之而來的木頭短缺讓他們無法造船,失去利用海上資源的機會。此外,這也導致維京人缺乏柴火,這在冰冷的格陵蘭可說相當致命。

當然格陵蘭本身就條件不佳。氣候嚴寒,生長季短,種甚麼都很勉強。維京人要在這裡生存可說極為艱難。遇上氣候不佳的時節,就會抓襟見肘。幾乎可以想見在某個特別嚴寒的冬天,維京人終於等不到春天,耗盡糧食,走向末路。

但環境惡劣並不能解釋為什麼維京人的滅絕,因為在這裡討生活的除了他們,還有因紐特人。那是什麼原因使得維京人滅絕,因紐特人卻活下來呢?

其中一個原因很值得思考:維京人的歐洲本位觀念。

格陵蘭人以基督徒自居,明明資源已經不豐,卻依然興建大小教堂,像聖尼可拉斯教堂,就是個長32公尺,寬16公尺的龐然大物。此外,他們還很崇尚歐式生活風格。這點從進口燭台、玻璃鈕扣便可知曉。

這樣的信仰與民族認同,讓他們能在惡劣環境中奮力生存。但這也使他們視因紐特人為異族,不願向他們學習。

比如同樣是缺木頭,因紐特人懂得雪塊造房、利用鯨脂照明,甚至發展出用海豹皮覆在支架上的小皮艇。但維京人並沒有師法他們的鄰居,最後徹底消失在這塊土地上。

格陵蘭是個很好的例子,解釋一個社會面對能否針對困境應變,與是否能存續息息相關。

因紐特人的皮筏(截自《大崩壞》)
因紐特人的皮筏(截自《大崩壞》)

談完上述兩個人類社會滅亡的例子。如果我們將鏡頭轉回現在,會發現狀況也並不樂觀。

如美國蒙大拿,同樣面臨過度伐木,土壤鹽化,缺水等的問題,甚至還多了礦業物染這現在社會才有的病灶。

蒙大拿的佐特曼–藍斯機礦場,利用劇毒氰化物溶解礦石中的微量黃金,現已廢棄(截自《大崩壞》)
蒙大拿的佐特曼–藍斯機礦場,利用劇毒氰化物溶解礦石中的微量黃金,現已廢棄(截自《大崩壞》)

又比如與我們比鄰的中國,同樣面臨除基本的森林砍伐、過度放牧外,其空汙問題更是嚴重,連帶造成水汙染。加上近年經濟快速發展,人均生活水平上升,對環境傷害更加劇烈。

當然這些社會離崩壞都還很遙遠,但過去許多文明也曾盛極一時,卻在巔峰後急轉直下。上述的格陵蘭雖然最終全滅,但他們也撐了400餘年,比許多我們熟知的現在國家還長得多。

【人類何以走到崩壞?】

看到這裡,不知道你會不會產生一個疑問,既然環境破壞結果如此災難,那為什麼許多文明依舊無視這些問題,呆呆走向末路呢?像復活節島上的人們,明明知道樹木是他們生存命根,怎麼還是將它們濫砍殆盡?

關於這問題,賈德.戴蒙在書中花不少篇幅探討。這邊我想舉兩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原因:

〔一、公有地悲劇〕

公有地悲劇指的是很多人都在利用一種大家共同擁有的資源,如漁民在某片海域捕魚、牧羊人在公共牧場上放牧,要是每個人都過度利用,這公共資源就會耗盡,最終讓所有人受害。

理論上大家應該因此克制,讓資源永續,但大家往往會想:「如果我沒多利用,其他人也會,所以我不能吃虧。」而這樣的想法會讓過度利用的情況無法停止,終致資源耗盡。

〔二、短期與長期動機衝突〕

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短長期的利益的相互衝突。

環境保育在短期上,常常會與當下的經濟利益衝突,唯有把時間拉長才會看到好處。但就如凱恩斯說的,從長期來看,我們都死了。因此許多人乃至公司,都不願設想那麼遠。

如果一個環境問題會影響到我們孫子的生計,大家可能會關心。但如果會影響的是孫子的孫子呢?大家多半就會選擇忽視。

【解方?】

走筆至此,大家應該可以感受到環境保育的重要性。那面對這些困境,是可能有解方的嗎?

面對這問題賈德.戴蒙提出上而下下而上的兩種解決方向:

〔上而下〕

其中一種方法從政府出發,由上而下的施行政令,改善環境。

如書中日本幕府政府種樹的例子。日本是相當愛好木材的民族,許多建築都是木造,同時它們一樣會用木頭做燃料,為了應付人口增長,同樣需要清出林地來種田。這樣看來,日本似乎會走向復活節島的後塵。

但他們沒有。

在1657年江戶大火後,由於重建需要大量木材,幕府因此驚覺木材短缺危機。此後的兩世紀,他們開始施行一系列雷厲風行的政策。除了嚴禁人們私砍樹木,更是積極種樹,甚至連林木狀況都嚴格監控(如下圖的森林帳冊),最終成功挺過危機。至今,日本森林資源都相當豐富。

幕府時代的森林帳冊(截自《大崩壞》)
幕府時代的森林帳冊(截自《大崩壞》)

〔下而上〕

除了由上而下強制執行,另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從下而上,由每個人出發,一同營造更永續的環境。

比如書中提到像我們這樣的小民,可以對造成環境破壞的公司施壓。賈德.戴蒙認為公司東就是以「股東創造利益」為優先,不能期待它們自動自發做好環保。人民必須透過抵制相關產品,創造壓力讓公司改變行為。

某些產業較難直接抵制,這時候我們可以對採購它們原料的公司施壓。如書中提到與其抗議金礦業汙染,不如給珠寶公司施加壓力。

另一點是大家要願意為環保付費,多支持環境友善的商家與產品。如書中提到,可以購買有FSC(林業監管委員會)認證的產品,確保其伐木程序符合永續標準。

當然上而下、下而上並不是平行的兩條線。唯有兩邊擴散接軌,一同努力,才能創造出永續的環境。

【總結】

來到總結時間。綜合以上,一個社會會走向崩壞,往往是因為人口成長,需要消耗更多資源來養家活口,最後讓環境超負荷被反噬。就算能苟延殘喘,如果遇到氣候不佳或強敵入侵,終究還是得走向滅亡。

從這樣的角度來看,我們所處的現在其實也並不樂觀。全球人口已揚破70億大關,加上經濟快速發展,環境破壞方式更多元厲害。而全球化更使得世界綁在一起,一個社會的崩解往往會擴及世界。

而公有地悲劇與長短期目標的互斥特質,常讓人們無法重視環保。唯有透過政府上而下,與人民下而上的共同努力,才能屏除這些困難,用更長遠的眼光思考環境永續的價值。

【後記:人啊人】

此書是我2022年重讀計畫的第一本書,趁機買了15周年的新版,讀得十分過癮。這邊也附上舊版書封,灰灰的也挺有味道。

書中對於人口的探討我覺得很有意思,想再談一談。畢竟一個文明會需要繼續破壞環境,無非就是為了支應人口成長。書中提到許多人類社會都有墮胎、殺嬰的習俗,為的就是控制人口。賈德.戴蒙甚至對中國的一胎化政策持正面態度,認為人口停滯是好事。

然而就連中國最近也因為勞動壓力放棄一胎化政策。而台灣的生育率低下,也常被視為國安危機。如此似乎走入一個死胡同。我們需要更多人勞動,來支持經濟,但更多的人就意味著更多的環境破壞。

突然想到最近時常聽到,人會被AI取代的說法。如果可以用更少的人,就能達到更高的生產力,或許這不全是壞事?

關於這些我也還沒有答案。眼前能做的或許還是從自身出發,關注環保。

如同書中強調的,環保與經濟並不互斥。像是礦業汙染造成的傷害,最終處理起來反而耗掉更多金錢。更糟的是,許多破壞是不可逆的。地球的資源終究有限,持續消耗只是讓未來的人承受苦果。

長期來看,我們都死了。但我希望我們的子孫,還是能好好的活著!

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和哀居↓↓

姆斯的閱讀空間 FB 
姆斯的閱讀空間 IG

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訂閱電子報,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!


0 留言
0

You may also like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