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:兩位熱血軍醫的離島醫療奮鬥記!

by MaxJames

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是由江建平與蔡東翰兩位醫師合著,記錄了他們將近三十年前在小金門服役、擔任醫官的點點滴滴。兩人是國防醫學系的學長學弟,後來不約而同地抽中「金」馬獎,先後到小金門擔任陸軍 158 師烈嶼黃厝醫院的院長。書中既有驚險也有歡笑,是本讀完會讓人小小暖心又會暗暗反思醫療意義的作品。以下挑些有趣的點和大家分享!

【黃厝醫院】

離島資源本就稀少,而小金門又是離島中的離島,醫療資源自然是相當匱乏。島上居民若要就醫,只能搭船到大金門的花崗石醫院,非常不便。因此,黃厝醫院雖為軍醫院,卻也「便民如流」,開放給一般民眾就診,讓島民能夠即時接受適當的醫療照護。

雖說是醫院,但黃厝醫院其實只是由黃厝國小改建而成的軍用醫務所。診間是以教室為單位規劃:一年一班是掛號室;二年一班是急診室;三年一班則一半作診間,另一半作檢驗室。各類醫療設備也毫不意外地克難:內科診間就只有一張桌、兩張椅,外加聽診器和血壓計(江建平笑稱這是「小而美」);外科手術則更「簡約」,只有一張手術台、一盞手術燈、一具野戰型麻醉機和一台電燒;放射科裡更是連鉛衣都沒有,只有鉛圍裙,勉強能擋一下「重要部位」。

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,兩位當時還是菜鳥的年輕醫師只能使出渾身解數,盡力為島上的居民提供最好的醫療服務……

「小而美」的內科診間(截自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)
「小而美」的內科診間(截自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)

【萬用小醫師】

由於小島先天資源不足,黃厝醫院幾乎是來者不拒。兩位醫師對於各種五花八門的醫療問題,基本上都是先接再說。遇到棘手的病例,也只能設法處理到一定程度後,再安排轉送到大金門的花崗石醫院。

例如,有位孕婦因陣痛,適逢小金門霧季,無法搭船去大金門,只能緊急送到黃厝醫院。整個醫院瞬間陷入慌亂——畢竟這裡是軍醫院,哪來的婦產科!當時值班的蔡東翰只能運用婦產科實習的知識,迅速確認胎兒狀況,同時緊急推演各種可能情況,並調配好各種臨時的土炮器材,做好萬不得已時要接生的準備。好在幾小時後大霧散去,孕婦順利被送往花崗石醫院,母子平安。

不只要救人,蔡東翰還提到,有次他聽到病「人」踩著奇怪的小碎步走來,結果一看竟是隻軍犬。原來是島上沒有獸醫,照顧牠的士兵小梁發現牠狀況不對,只能帶牠到黃厝醫院求救。遺憾的是,人醫與獸醫的知識終究是隔行如隔山。雖然蔡東翰與醫護兵設法急救,最終仍無力回天。

不只活物要救,就連死者也得處理。由於小金門缺少法醫,當地警政單位只要有遺體檢驗的需求,便會請黃厝醫院的醫官協助。書中,江建平提到一次「拼骨」的奇遇:當時,一位林姓醫官被派去檢視一袋在湖邊發現的屍骨,但無論如何都無法拼出人形,只好趕緊請江建平來「救駕」。江建平起初也感到困惑,直到靈光一閃,發現這是兩具屍骨混在一起,才順利解決這場「活見鬼」的意外。

【軍醫出診】

書中提到一個獨特的「軍醫出診」模式,這是江建平到小金門後自創的一種靈活離院救治方法。他會利用夜間下班時間,主動到病患家中提供醫療服務。後來,蔡東翰也「江規蔡隨」,一同奉獻私人時間幫島民看診。讀到的時候,忍不住在心裡驚呼:「也太有愛了吧!」

這個模式的形成源自一段特殊經歷。書中提到,一位老奶奶因心臟問題昏迷送醫,江建平做完緊急處理後,原計劃將她轉往花崗石醫院進一步治療。然而,家屬得知病情不樂觀後,執意要帶她回家。身為醫者的江建平無法接受放棄治療的決定,遂提出下班後到府診療的建議。他每天到老奶奶家看診,之後也真把人救回來。正是這次經驗,開啟了夜間出診的先例。

那為什麼家屬寧可送人回家,也不願繼續治療呢?這與小金門的風俗有關。當地崇尚自然死亡,許多人希望在自己家中走完人生最後一程。居民甚至相信,若遺體死後才被送回家,往生者的靈魂會成為孤魂野鬼,留下的遺體只是空殼,還可能被附近的「好兄弟」附身。若發生這種情況,不僅會為子孫帶來災禍,連鄰居都會受害。

因此,對小金門人來說,將在外死亡的遺體「送回家」是一大忌諱。這也是為什麼家人會想送老奶奶回家的原因。因為他們擔心若不幸救治無效,在外過世的奶奶魂魄就會無法返家。而江建平的出診模式恰好調和了治療需求與當地習俗。

這種居家看診模式後來更發展成為幫病患走完最後一程的「全套服務」。書中提到,有位鄧大哥不忍肝癌末期的父親受苦,但又須遵守在家中去世的習俗,遂拜託江建平以軍醫出診模式照顧父親,讓他在離世前減輕痛苦。之後,不少病人也遵循這種模式,在家中走完人生最後的旅程。

有意思的是,江建平還因此習得一項特殊技能——穿壽衣。當地習俗認為,病人必須在斷氣前穿好壽衣,才能將衣服帶到另一個世界。依慣例,穿壽衣應由家中晚輩執行,但許多年輕晚輩不會弄,便會請託醫院人員協助。這項「絕活」之後當然也傳到了蔡東翰手上。

這種到患者家中打點滴、加藥,協助患者舒緩直到安詳離世的做法,其實與現在備受重視的長照與安寧療護的理念很相近。江建平就說,因為小金門這樣的民情,他與蔡東翰可說是提前學習並實踐了安寧療護的精神。

【改建醫院】

除了醫療服務的全面展開,兩位醫師最後甚至連醫療建設都「參一腳」。前頭提過,黃厝醫院只是教室改裝,各項設備都相當簡陋。不僅醫療設施不完善,連各種基本設施也十分破舊,例如「廁所」。

當時醫院的廁所超級簡陋,排便的地方是一條長溝,必須自行舀水沖洗;小便池同樣是一條溝,沒有自動沖水設備。而其中最讓蔡東翰無法接受的是,這樣的廁所沒有熱水,根本無法洗澡!因此,每到下午四五點,值勤的醫護兵就會集合所有病人到附近民宅洗澡。

滿腔熱血的蔡東翰決心改變這窘境。他決定先從熱水下手,招來了所有醫護兵,宣布將掛號費從三十元提高到五十元,用這筆錢購買熱水器。大家聽到即將有熱水,都非常振奮,幾個月後便順利攢夠錢買了熱水器。

搞定熱水後,蔡東翰的下一步便是要徹底改建廁所。這次,他找來了住在醫院的阿龍幫忙。這位阿龍會接水管、牽電線,基礎的土木工程也難不倒他。因為他的「水電工」能力太好用,黃厝醫院便擅(善?)用職權把人留下來。每當阿龍的部隊來要人時,醫院便稱他「需要長期復健」。阿龍一聽到蔡東翰的計劃,立即提出改建方案,還和蔡東翰到廢棄營區去找「優質」的中古馬桶。

馬桶到位後,下一步是尋找水源。江建平想到醫院附近的阿婆家有一口大井,便建議蔡東翰去借。經過阿兵哥們各種溫情攻勢,終於成功說服阿婆借水。最終,蔡東翰趁幫副師長量血壓時進言,師長便下令使用軍中資源協助提供水管、馬達等設備。在一番努力下,新廁所終於完工,大家總算不用再辛苦出外洗澡。

這次廁所改建讓蔡東翰信心大增。於是,他趁著當時健保局總經理葉金川到小金門視察時,大膽提出醫院改建計畫。葉金川聽完蔡東翰的慷慨建議,加上江建平的補充說明,決定撥款一百萬作為改建經費,同時參謀長也保證師部會全力支持,並派人協助建造。

雖然蔡東翰後來考上研究所,提前離開小金門,未能見證新院舍的模樣。不過退伍幾年後,江建平曾回到小金門走走。回來便調侃蔡東翰說:「看到你改建的那座『東翰樓』了!蓋得還不錯喔!」顯然應該是蓋得挺讚的吧(笑)。

右方空地就是爭取到經費整修的急診區(截自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)
右方空地就是爭取到經費整修的急診區(截自《那年,我們在小金門行醫》)

【後記】

兩位醫師的風格我覺得很不一樣。江建平給人的感覺較為溫文儒雅,或許是因為他是基督徒,讀的時候總給我種「聖光」感(?)。蔡宗翰則有種熱血男兒的味道,文筆活潑又幽默。兩人的文章相互呼應,讀起來相當有意思。

當初接到晨星出版邀約閱讀這本書時,我問女友對這兩位醫師的印象(她之前在三總當護理師)。她說這兩位醫師人都很好,之前她們還會叫江建平「平平」。讀完這本書,確實能感受到兩位醫者的仁心,很是佩服。即便當時小金門的醫療環境是如此地匱乏,他們仍以各自的方式,竭盡所能為小金門提供更好的醫療照護。讀完默默地滿感動的,分享給大家囉!

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

raw-image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、哀居和Podcast↓↓

姆斯的閱讀空間 FB
姆斯的閱讀空間 IG
姆斯的閱讀空間 Podcast

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訂閱電子報,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!


0 留言
0

You may also like

請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