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聽到一本書在談理財,可能會覺得裡面有讓人頭昏的滿滿數字,和各種複雜的公式運算;如果聽到一本書是經典,可能會覺得它一定苦澀難懂,不易閱讀。那如果是一本書既談理財又是經典呢?豈不是難讀到登天了?
-
-
你是否總覺得書都讀不進去呢?明明就努力地讀了,但卻往往像是船過水無痕般,看完就還給作者了呢?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個強效的方法:講書。今天要談著這本《讀懂一本書》,作者樊登是中國著名的講書大師,創辦「樊登讀書」,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,是個名副其實的知識網紅。
-
在閱讀空間中,我主要會分享我的讀書心得,每篇會約莫是10分鐘左右的閱讀時間,盡可能每周更新一篇。分享類型會很雜食,基本上就是我喜歡的書,各色各類的書籍都可能觸及到,也希望讀者可以跟我一起探索。
在雜談角落中,我基本上就是隨興的寫。簡單說,不是閱讀心得的文章,我都會放到這邊。 -
推薦的書店會集中在高雄與台中兩大城市。打狗城是我的故鄉,理當要介紹。而台中,則是因為最近這兩年,頻繁被公司派到台中幫某護國神山公司驗機,因而有機會與更多的這些小書店相遇。
-
這次1111的折扣戰,由momo挑起戰火,博客來也速速跟上,隨之而來的是出版社與各小書店在11/11串聯歇業。這也意外掀起一波久違的關於「書」的討論。各色各類意見可謂五花八門。有支持書店的,說書是文化業,不能任由折扣折騰,然後沒落;也有許多批評,說書店、出版社是巨嬰,空有理想不思改進,只會向消費者情緒勒索,和政府吵糖吃。不知道你是站在哪一邊的呢?
-
這年頭開書店不易,從書名「指難」,便可見其挖苦之意。但幽默歸幽默,要作為「指南」,此書也絕對是合格的。不但手把手講述開店細節,也將書市的生態娓娓道來。有開店方針也有對書與文化的情懷,讀來十分趣味,又發人深省。
-
在這個加速的時代,資訊已經不是稀缺資源,稀缺的是時間和注意力。因此,你需要的不單只是待辦清單或是行事曆那些功能單一的工具,而是需要一套可以統整一切的系統。
今天要談的這本《搞定》,作者大衛‧艾倫是世界知名的時間管理大師,並以他創立的GTD(Getting Things Done)系統聞名於世。而這套系統也是此文要介紹的主題。 -
本書講述中世紀時,環繞在地中海周邊,基督世界與鄂圖曼世界的爭霸衝突。作者用流暢的文字,搭配豐富的史料紀載,讓過往的故事躍然紙上,相當生動。雖說是本厚如磚塊的書籍,但讀起來一點都不枯燥,反而真真切切得讓我享受到閱讀之樂。
-
文學性作品厲害的地方在於,它講的是虛的,是假的,但卻反而更能切入人心、社會最真實的一面。這是那些非虛構的實用性書籍不易做到的。對我來說,這本小說更加證明了這一點。
-
是什麼讓一個人的成長速度比另一個人更快呢?《深度學習的技術》的作者楊大輝的答案是:學習的深淺。楊大輝是作家也是個說書人,本身經營4THINK網站,深度解讀許多書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