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可是我偏偏不喜歡》是吳曉樂的散文集,收錄她21篇作品。書中談訴許多作為女性,在這個社會下的摸索與掙扎。如書腰介紹說的:21 篇散文,獻給 21 世紀的女兒與母親。顯然我都不是,好像不是此書的受眾(笑)。於是乎身為男性的我,似乎只能試著從「他者」的角度來看這本書。但讀著讀著,竟出乎意料地有共鳴。以下就談談我有感覺的地方
-
-
這本《南方從來不下雪》,是好前些日子到三餘閒晃時看到的書。起初覺得書名有趣,稍稍細看才發現是本以我的故鄉高雄,為舞台的短篇小說集。出於對家鄉的情感投射,加上看到出版社是逗點,便理所當然地帶它回家了。
-
小吃可說是台灣的驕傲,也是許多外地游子心頭忘不了的掛念。像是什麼鹽酥雞啦、珍珠奶茶、番薯球等,光用想的就讓人口水滴下來。但你知道這些「台灣味」是怎麼誕生的嗎?這次要介紹的這本《巷弄裡的台灣味》,是本小巧趣味又深具內涵的作品,細細介紹了22道台灣庶民美食與它們的故事
-
你知道有些地方的語言會說出:「我南邊的臉被蚊子叮了」,或是「我的飲料放在桌子的北邊」這樣的話嗎?你知道德語的年輕女性沒有性別,但大頭菜卻是女(陰)性的嗎?各種語言獨特多變的規則,讓人目眩神迷,也讓每個學習外語的人恨得牙癢癢(?)究竟為什麼語言可以如此不同,而這些差異又會對我們產生什麼影響呢?今天想介紹的這本《小心,別踩到我北方的腳》,就是本充滿野心的著作,試圖解答這些問題。
-
在這資訊大爆炸的時代,大家每天都要被數不盡的資訊迎面衝擊。好的是,我們擁有了實無前例的巨大資源;壞的是,我們多半無力吸收。許多人甚至因此陷入了極大的知識焦慮。但或許如狄更斯所言,最壞的時代往往也是最好的時代。現代資訊多本身不是壞事,如能有效地挪用,那所能獲得的絕對遠勝過去。而今天要談的這本《極簡閱讀》,就是本告訴你要拆解知識,化為己用的好書。
-
今天要談的這本《時間管理的30道難題》,就像30個小錦囊,只要遇到問題時打開,就能讓你豁然開朗!此書的作者是電腦玩物的站長Esor,也台灣知名的時間管理講師。曾在《搞定》提過,我的GTD系統,就是參考他的文章建構的。此外的很多方法也都有借鏡他的文章。這次,終於要來介紹他的書了(顯示為興奮!)。
-
此書的作者艾美.柯蒂,是著名的哈佛心理學學者。研究領域主要是非語言行為和權力對人的影響。這本書便是以他的研究為基礎,告訴我們如何透過「姿勢」,重建信心,展現屬於自己的最佳狀態。
-
而今天想聊的這本《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,就深刻談了許多寫作時會遇到的坎。可說是深打我心,大有共鳴。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的新手作者,相信能從此書中得到許多啟發;如果你是還在觀望,不敢開始動筆的人,這本書也很適合作為開啟寫作之門的鑰匙。
-
你是否總是把學好英文放在每年目標上,但從來不會實現呢?又或者因為喜歡追日劇或韓劇,而開始想試著學看看日韓語,但想到要從頭學一個語言,就頭皮發麻,不知道怎麼著手呢?
-
台灣信佛者眾,想必大家對佛教故事和各類儀式都算熟悉。但你是不是跟我一樣不甚了解佛教在說什麼,不大清楚佛陀到底在賣什麼膏藥呢?讀完這本《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?》,我想我會說:佛陀是個實在的心靈導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