會想讀這本《一次搞懂標點符號》,當然是為了增強自己寫文章時的標點使用技巧。這本書堪稱台灣標點符號領域的殿堂級經典,作者康文炳是資深的文字工作者,曾在記者與編輯領域打滾多年,現任《財訊》雙週刊資深副總編輯。當初在社群上看到一位追蹤的編輯推薦此書時,就記在心上,讀完果然收穫滿滿。
這本書算是工具書,實際上比較適合查閱而非從頭到尾閱讀。因此,這篇文章只會挑些我覺得實用(AKA 有被糾正到)的重點來分享。
Table of Contents
【標點小常識】
標點符號顧名思義,就是有「標號」和「點號」兩種:
〔標號〕
用以標明詞性,包括引號、破折號、刪節號、夾注號、書名號、專名號、間隔號和連接號等八種。
〔點號〕
表示語氣休止與停頓的「句讀」。分為兩種:
- 句末點號
用於表示一個句子的停頓。有句號、問號和驚嘆號等三種。 - 句內點號
用於句子內的停頓。有逗號、頓號和分號和冒號等四種。
標點符號對文章書寫至關重要。康文炳形容:
標點符號之於文稿,就像螺絲之於組合家具,用得零亂、散漫,讀者讀起來也必不暢快,厭煩之感絕不下於讀到錯別字。
好的寫作者甚至會熟捻地運用標點符號來控讀者閱讀的速度,從而營造出文稿的節奏感。因此,他又說:
把標點符號的螺絲鎖緊、釘子釘好,也絕不僅是一種「小技藝」,它關乎你對寫作的「態度」。
以下就讓我簡介各種標點,並挑些用法來分享。順便說明,以下例句皆取自書中,並依情況做了些微調。
【點號小補帖】
讓我們先從七種點號開始:
〔句號。〕
用於表示一個陳述句的句末停頓,只要語意完整,不論句子長短都可使用。
用法分享:
圖表內的短文式說明文字要用句號嗎?
依較正式的規範,圖表內的短語式說明結尾不必使用句號。縱使中間已用了逗號,甚至因行文過長而使用了句號,結尾仍不用句號。但康炳文認為:如果是簡短詞語或短語,可不用句號;若如果中間已動用到逗號,句末還是應該使用句號較為妥當。

〔問號?〕
用於表示疑問句的語氣停頓。
用法分享:
選擇問
「選擇問句」雖然包含兩個或以上的選項,但仍只表示一個疑問,所以只能在結尾使用問號。
- 例句:
今天是星期六?還是星期日?(誤)
今天是星期六,還是星期日?(正)
疑問句與疑問詞
若整體語意為陳述句,即使有疑問詞,也不能使用問號。
- 例句:
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間書店要怎麼建?(誤)
許多人都非常關心這間書店要怎麼建。(正)
問號的疊用
實務上可使用二至三個問號做漸進式強調。
- 例句:
廠商怎麼能隨便改變生產日期?這不是明目張膽的作假嗎??企業的良知在哪裡???
〔驚嘆號!〕
用於表示句子的感嘆語氣與末尾的停頓。
用法分享:
驚嘆號與問號可以並用嗎?
可以,但要謹慎使用。康文炳提到,除非真的交雜著感嘆與質問的心情,否則最好還是依文意擇一使用。形式上問號在前驚嘆號在後,各取半字(?!)。
驚嘆號的疊用
驚嘆號跟問號一樣可以疊用,至多三個。
- 例句:
砰!砰!!砰!!!敲門的聲音越來越急迫。
〔逗號,〕
用於意思還沒完結的詞語或短語,或隔開複句內各分句,標示句子內語氣的短暫停頓。
用法分享:
長賓語或強調賓語
賓語過長或需強調時,動詞謂語與賓語之間應加逗號。
- 例句:
我們最想向別人展示的,恰恰是那些我們最想擁有又沒辦法擁有的東西。
倒裝句裡的使用
倒裝句雖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,但仍只是一個完整句子,因而全句只能使用一個句末點號,倒裝成分之間只能以逗號隔開。
- 例句:
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?同學們。」老師問。(誤)
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,同學們?」老師問。(正)
〔頓號、〕
用於並列連用的詞、語之間,或標條列次序的文字之後,表示語段中短暫的停頓。
用法分享:
頓號 vs. 逗號
並列詞語作主語、謂語或賓語時宜用逗號;作定語或狀語時宜用頓號。不過,要是並列詞為短單詞,即使充當主語、謂語、賓語,還是應該使用頓號。這部分較複雜,推薦閱讀書中〈逗號與頓號的糾結〉一章。
- 例句:
香港、南韓、新加坡、台灣,曾被並稱為亞洲四小龍。(主語是短單詞,因此使用頓號。)
與「及/以及」並用
並列項目若較長、較多或較複雜,可在最後一項前加「及」或「以及」。
- 例句:
壓力過大、工作時間過長、作息不規律,以及忽視營養均衡等,都會導致健康狀況惡化。
〔分號;〕
表示複句內部並列關係分句之間,以及非並列關係複句的第一層停頓。
用法分享:
用於非並列關係複句內各分句之間的停頓,表轉折、因果、解說或遞進。
- 例句:
歌德有多方面的天才;不料晚年從政後,作品就少了。(轉折關係)
米價漲了,菜價漲了;可見一切物價都漲了。(因果關係)
〔冒號:〕
用於表示語段中提示下文,或總結尚文的停頓。
用法分享:
用於動詞謂語之後,強調下文
例句:
這一切卻使人們更加迫切的想知道:我是誰?
冒號用於提示引句時的誤用。
冒號用於提示引句時,範圍應該包含到句末。當引句作為一個完整句子的一個部份時,冒號則是贅用。
- 例句:
朱熹提出:「博學之,審問之,謹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」的治學方法。(誤)
朱熹提出「博學之,審問之,謹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」的治學方法。(正)
間接引句不可使用冒號提句。
冒號只能用於「直接引句」;提引「間接引句」要用逗號。
- 例句:
張愛玲說:「成名要趁早。」(直接引句)
張愛玲說:成名要趁早。(誤)
張愛玲說,一個人若想要成名最好要趁早。(間接引句)

【標號小補帖】
接著,來分享標號的部分:
〔引號「」『』〕
用以標示語段中直接引用的內容。
用法分享:
單引號與雙引號
現在普遍採用單引號包雙引號的用法。
- 例句:
蘇東坡在〈前赤壁賦〉寫道:「『月明星稀,鳥鵲南飛』,此非曹夢徳之詩乎?」
雙重引句結構的標點符號誤用
多重引句中,第一層引句通常只是整句的一部分,語意表達並不完整,因此不能使用句號;但如果是問號和驚嘆號,則必須保留。
- 例句:
「不,不是三個。」他說,「四個……」隨著屋裡突然沉靜,他疑問地看看四周。(誤)
「不,不是三個,」他說,「四個……」隨著屋裡突然沉靜,他疑問地看看四周。(正)
〔夾注號()— —〕
用於標示行文中「需要注視或補充說明」的部分。分甲乙兩式:
- 甲式:()
- 乙式:— —
用法分享:
甲式 vs. 乙式
簡單的區分是:補加說明的文字需要讀出時,用乙式;不需要讀出時,用甲式。
- 例句:
馬偕搭小艇由流流仔庄(今利澤簡清水村)沿冬山河出海,南下經蘇澳到花蓮傳教。
寒夜中,不管是誰家的燈光,都讓人—尤其是漂泊的旅人—有種溫暖的感覺。
句內夾注 vs. 句外夾注
句內夾注用於注釋句子裡的某些詞語,應位於緊接在注釋詞語之後;句外夾注用於注釋句子、段落,應位於注釋與段的句末點號之外。
- 例句:
這是英國作家狄福出式小說創作的經典之作(他寫第一部小說時已經 58 歲了),這當然也式「想像的旅行」的代表作。(我明年也 58 歲了,真希望自己也能動手寫一本小說。)
〔破折號——〕
用於標示文中詞語的注釋和補充說明,或表示語氣的轉折、話題的變換。
用法分享:
用於標示語氣與語法轉折
- 例句:
我現在所見的,只有明滅的燈火,飄盪的旌旗,樹梢月冷,天下月溪——但不知明夜此身,又在何處?(由敘述語法轉為抒情語法)。
破折號與詞語的並用
破折號與「是」、「就是」、「即」等詞語都可以表示解釋說明,但兩者不能同時並用。
- 例句:
舊時文人理想中的一種閒散生活——即躬耕、沽酒、題詩、作畫、對弈……,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(誤)
舊時文人理想中的一種閒散生活——躬耕、沽酒、題詩、作畫、對弈……,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。(正)
〔刪節號……〕
用於標示語段中某些內容省略、語句未完、意思未盡,或表示語句斷斷續續等。
用法分享:
刪節號可以做為句子結尾嗎?
嚴格來說,表示一個句子結束停頓的「句末點號」只有句號、問號、驚嘆號三種。雖然實務上會看到不少以刪節號作為句子結束的停頓,但康文炳認為這種用法有待商榷。在他看來,刪節號作為句尾停頓會有語意不完整的問題。
〔連接號—~〕
用於標示連接時空的起止、數量的多寡。分甲乙兩式:
- 甲式:—
- 乙式:~
用法分享:
連接號用於標示數值範圍時,起頭的數值單位應予省略
- 例句:
我的標準體重應維持在 65 公斤~70 公斤之間。(誤)
我的標準體重應維持在 65~70 公斤之間。(正)
〔間隔號.〕
用於標示某些相關成分之間的分隔。
用法分享:
台灣與中國用法差異
中國的間隔號用半形,台灣用全形。
- 例句:
儒勒.凡爾納(台灣)
儒勒‧凡爾納(中國)
〔書名號﹏﹏〕
用於標示語段中出現各種作品名稱。分甲乙兩式:
- 甲式:﹏﹏
- 乙式:《》〈〉
由於電腦打字設定的問題,甲式已很少人用了。
用法分享:
普通名詞不標註在書名號之內
- 例句:
《讀者文摘月刊》(誤)
《讀者文摘》月刊(正)
課程、商標、會議、活動等名稱不應誤用書名號
- 例句:
這學期我加選了《身體社會學》。(誤)
這學期我加選了「身體社會學」。(正)
〔專名號__〕
用於人名、族名、國名、地名、機構名等。實務上已經很少被使用。

【後記】
如我開頭說的,此書算工具書,基本上是拿來查找而非閱讀。不過康文炳的文筆很好,讀來還算愉快,許多比喻也非常生動。例如,他對「標點三兄弟」的形容就很可愛:
如果,逗號像個愛湊熱鬧的水瓶座,句號就是決斷強的牡羊座,分號的格性則是喜歡在折衝中扮演妥協者的天秤座。
另外要注意的是,標點運用雖有規範,卻仍具有彈性。如康文炳說的:
標點符號本的使用本來就具有一定的彈性,在彈性的範圍內,最後的用法,還是取決於作者自己的意圖。
老實說,我一直是標點苦手。以前學生時代不太在意(畢竟我理工科的,國文就放給它爛……),後來開始分享閱讀心得後就吃到惡果(笑)。透過這本書,我對標點的理解又增加了不少。另外,現在我也會用 AI 幫我修改文章、調整標點。不得不說,標點真的是掌控文章節奏的好幫手——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到,我近期文章中分號與刪節號的使用頻率有明顯增加。
總之,這是一本實打實的標點工具書,推薦給有在寫作的你!
你可能也會有興趣的文章:
- 《部落格周年紀念篇》:一年產出46篇閱讀心得,我的5個寫作心法!
- 《大人的11堂寫作課》:中國自媒體大師的寫作全攻略!
- 《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》:百萬公眾號操盤手的實戰寫作心法!
- 《階梯寫作》:開始寫作吧,現在正是時候!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、哀居和Podcast↓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