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呼吸》:唐鳳也推的燒腦科幻神作!

by MaxJames
呼吸

第一次碰到這本《呼吸》是在一本書店。那時翻讀了一篇,覺得喜歡卻沒買下。之後在《唐鳳:我所看待的自由與未來》裡又看到唐鳳推薦這作品,覺得有緣才買下。讀完不禁慶幸自己沒錯過這本書,感恩增幅。

作者姜峯楠的經歷可說極為絢麗,拿過4座雨果獎、4座星雲獎、4座軌跡獎和無數科幻獎項。而他寫作至今30年,竟只出過17篇中短篇。而此書便是他的第二本小說集,收羅了他9篇作品。

簡介說他:「近乎苛求的追求完美,千錘百鍊地精雕細琢。」讓我這非科幻迷都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樣的作品,需要如此苛刻。讀完後我的確深深折服,想大力向大家推薦這本書!

我並非科幻迷,無法太專業探討書中理論內容。因此以下會從我的角度出發,談談在閱讀此書時不斷思考的幾個主題:自由、生命、真實

【何謂自由】

自由意志是我在閱讀此書時,不斷扣問的主題。

我們是否有自由意志,應該是亙古至今,被思考到爛的問題。一般又可分兩陣營:有自由意志的「自我實現論」沒有自由意志的「宿命論」。書中多個故事都引發我劇烈的思考。

〈商人和煉金術師之門 〉用「年之門」這個能穿越到未來或過去的神器,來探討自由與宿命。畢夏拉茲提供了三個故事,讓弗雅德伊本阿貝斯思考是否要穿越。故事中不論過去未來如何交織,一切終究是無法改變的。穿越後的弗雅德伊本阿貝斯更是證實這點。但這似乎也很好,如他最後的體悟:

過去是無法抹滅的,不過我們可以懺悔,可以贖罪,可以得到寬恕。就只有這樣了但這樣也就夠了。

〈天注定〉則提供一種更為尖苛的視角,直接用「預知器」,這個能在你打算按下按鈕前就一定會亮起來的小玩意,告訴你自由意志只是徒勞幻想。但我們還是需要相信自由意志的存在,唯有這種幻覺才能讓人類生存,不會淪落到不動不語症。

重要的不是真相,而是你們相信什麼。

如果前面兩個故事提供的是現在、過去與未來的線性參照,〈焦慮是自由令人眼花撩亂〉則又提供一個更有趣的視角:平行參照。

在這世界發明了一種「平宇訊」的機器,藉由它,你可以創造出兩個分支的平行宇宙,厲害的是你可以藉由平宇訊來跟另一個宇宙傳訊交流。

這樣的科技讓人產生機會去對照那些人生十字路口,如果走向不同道路各會是什麼風景。反過來說也給我們提供檢查點,觀察在雷同狀況下,不同時空會做出哪些選擇。

我對其中的刺破輪胎事件特別有感覺。霍勒赫因為衝動刺破經理的車輪。而他用平宇訊確認ㄊ他在其他時空雖幾次產生這種衝動,但沒有真的下手。由此他認為這失控的舉動只是少數的異常值。

這讓我不禁想,如果在另一個時空我長成一個窮凶惡極的罪犯的話,代表什麼呢?是承認我天性中有這種因子,還是相信偶然的隨機可能會對未來產生極大的歧異?

我個人是比較認同後者的。再深點想,如果理解生命中的歧點會造成截然不同命運,似乎也能對這社會多點同理心?明白自己只是碰巧走上還算平順的道路。

這故事一度讓我覺得自由意志依然存在,因為隨機性扮演重大腳色,一切不再固定宿命。然而故事末再次翻轉了這樣的想法。雖看似是救贖的結局,卻讓我更為深沉。

你相信命運嗎?
你相信命運嗎?(Photo by petr sidorov on Unsplash

【何謂生命】

書中另一個我深思不已的地方,是關於何謂生命。

維基百科說生命是一種特徵,物質存在的一種活躍形式。看完依舊模糊。究竟怎樣的要素才能構成生命,而怎樣運作模式才能被視為生命呢?動植物與非生物的界線在哪?人工智慧、機器人能被稱作生命嗎?

姜峯楠對這些的探索可謂精彩。

如〈呼吸〉這個極為精巧小品。選擇用另一個方式詮釋的我們賴以為常生命運作長相。雖然故事中的「人」們與我們同樣是以空氣當生命泉源,但卻每天必須去充氣站換肺。而他們的身體則是鈦金屬構成的,強韌難壞。

而他們記憶的運作也與我們也大異其趣。主角透過自我解剖,了解到了金葉運作的秘密,並發現為什麼生命會消逝後,即便將另一個肺裝到死人身上依舊無濟於事的原理。

顯然這與我們的機制很不一樣,那這樣的模式可被認為是生命嗎?

如果說〈呼吸〉探討生命的運轉模式,那〈虛擬生物的生命週期〉便更進一步探討生命到底為何物。

在這世界中,虛擬世界已經普及,人人在虛界都有化身。而數位寶則是在此虛境下的,利用基因驅動程式所發展出的虛擬寵物。

問題來了,這樣的「東西」能稱之為生命嗎?顯然這跟我們的實體寵物不同,他們甚至可以被重設,或是回到上個儲存點。但它們,照如果上面的定義,它們的確有如假包換的生命特質。

「機甲」的出現讓這一切更渾沌。這器具能讓數位寶進入其中,讓他們能在現實世界行動。在我看來有點靈魂與肉體的味道,虛界的基因驅動程式是魂,機甲是體。由此,虛實界線就更加模糊,何謂生命的問題就更讓人迷惑了。

生命的界線在哪呢?
生命的界線在哪呢?(Photo by Andrea De Santis on Unsplash

【何謂真實】

另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主題便是真實。

〈真實的真相、感覺的真相〉就是在探索這個問題。在這世界許多人身上都有裝設攝影鏡頭,持續紀律生活中的每一刻,行成所謂「生命誌」檔案。

而這也就造就了「天眼」這個科技。它可以隨時幫你搜尋所有事件。只要你一想:「我的鑰匙丟哪?」,天眼會立馬秀出你把鑰匙扔在床邊的影片。

然而天眼並不是人工智能那麼簡單,它取代的其實是人類的記憶。我們都知道記憶其實不那麼可靠,許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真實並非如此,如下面影片說的:

於是天眼就可以改善此問題,從此一切都有呈堂證供,不用再依賴不牢靠的記憶。但事情沒那麼美好。許多可以放下爭執,因為有了天眼可查反而更難收拾(想像一下情侶吵架都可以精準地翻舊帳)。而且到處都有鏡頭感覺怪可怕的,有種老大哥既視感。

不過姜峯楠沒打算那麼輕易放過讀者,〈真實的真相、感覺的真相〉其實是個雙軸故事。除了天眼這條線,另一條則從部落少年吉金迦的視角出發,點出我們早就發明另一種東西來取代記憶了,那就是:文字。

我們用文字來取代記憶已經很長一段時間,某種程度來說,我現在在這裡的書寫,也是將我對這本書想法的記憶固化到這些文字中。

問題是,這些紀錄真的能代表真實嗎?

不管是文字或影像紀錄,終究都只是我們對所體驗現實的一種裁切。這樣的操作,一定就比記憶真實與準確?

我們的記憶並不是過去無數冷冰冰時刻累積成的,而是我們生命中某些挑選出來的時刻編織成的故事。

換個角度思考,不可靠的記憶創造的故事就不好嗎?人生有了絕對無誤的紀錄版本,會不會反而喪失想像發揮的可能?

完美的記憶不會成為故事,就像沒有編輯過的監視器錄影不會是部電影。

再者,了解真實是否就能帶來最好的結果呢?

如同吉金迦最後發現沙比的決定才能讓兩個部族共榮相處。將冰冷真實的文件攤到陽光下,彼此衝突反而會難以收拾。讓人不禁思考真實必要性。這樣的選擇是種謊言與妥協嗎?那謊言與妥協就真的不好嗎?

我們或許很難觸及真實
或許我們本來就很難觸及真實(Photo by Brett Jordan on Unsplash

【後記】

我覺得姜峯楠的內容看似科幻,但探討的卻是無比落地的現實。

如唐鳳說的,姜峯楠並不會花太多時間在艱澀的科學原理,而是花許多時間在描繪社會可能因某項科技所產生的影響力,並思索人類在研發每項科技前,如何預先避免負面效應。

書中許多的描繪,雖仍略脫現在,但以科技現在星移月進的速度,似乎又近在眼前。讓我不禁深思,如果有這些科技,我會怎麼去應用;遇到這些那些主角所遭遇的難題時,我又會怎麼選擇。

那我從這些故事當中到底又得到什麼呢?

老實說,關於這些主題,我始終沒有好的答案。如果要問我得到了什麼,那大概就是它激發了我深刻的思索吧。

不過這就是虛構作品迷人的地方吧。實用書籍每個人的收穫都差不多,頂多就是實踐程度的差別。反之,小說給一百個人看,就會有一百種感想。

或許這世界上的許多事就是如此撲朔迷離,而這也才值得人們一輩子的追尋!


↓↓也歡迎大家來追蹤〈姆斯的閱讀空間〉的臉書和哀居↓↓

姆斯的閱讀空間 FB
姆斯的閱讀空間 IG


如果喜歡我的內容,歡迎訂閱電子報,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!


0 留言
0

You may also like

請留言